小公子觉得,郭默这个人是个悲剧式人物:他一生都在乱世中挣扎浮沉,想抓住一根枝条飞黄腾达,可无奈抓住的却是水中的稻草,最终伴随着片刻的欣慰而永坠水底。他不是陶侃,并非每个人在乱世中都能出人头地,而他很不幸地成了大人物间博弈的棋子。一个“棋子”的悲哀之处在于,当他成为棋子的那一刻起,他的命运便不在自己的手中了,而那一刻恰恰是郭默介入到“陶王之争”中去的时候。
“如果一个人的命运,注定悲惨的话,他抗拒也好,不抗拒也好,结局可能都是悲惨,这就是宿命的可怕之处……”这是电视剧《天下第一》中段天涯的台词,我觉得用来总结郭默的一生倒也很贴切。有些无奈,有些遗憾,有些落寞,有些可悲,最终被人所淡忘。当然,这悲剧性并不仅体现在郭默一个人身上,在同时期的许多英才身上也有相似之处。比如,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桓大司马,其人生轨迹亦如是,只不过他的故事读来更令人唏嘘和落泪。
“郭默案”的发生从侧面表现出王导和陶侃双方暗斗的激烈状况,但因为种种原因,没有爆发实质性的公开战争,这为后来江左七十余年的和平局面打下了基础。当然,有人将这一局势的形成都归功于陶侃的识大体,我还是持些许意见的。因为,陶侃死后不久,他在荆州的影响力就被另一个人给取代了,那时候东晋的走向已经取决于他人,又怎么能将后来的历史发展轨迹都归结于陶侃个人呢?平心而论,后来那个人恰恰才是奠定东晋七十余年海内无事的关键性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