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山占水
南北朝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一个特征。这个时期,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大地主往往拥有数十顷以至百顷土地,而且都是便于耕垦、灌溉的沃田,在庄园内甚至有山林湖泽。这些地主将田地、山林、湖泽封锢起来,不准庄园以外的农民进入樵采渔耕,庄园内的土地由封荫户耕种,向庄园主交租或服劳役,这就是封山占水。
孝文帝改革
文吏俑 南北朝
北魏孝文帝改革时,厘定官制,依魏晋南朝制度,官吏着汉服,说汉话。此俑即是北魏官吏的形象,双手拱立,表情端正。
南北朝时期,北魏统治者实行的一次社会改革。以孝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先后进行了两次较为彻底的社会改革。第一次改革实际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,实行于太和九年(485年)到太和十年(486年);第二次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的,实行于太和十八年(494年)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:(1)整顿吏治,实行官员六年任期制度,规定官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安排;(2)实行均田制,进行土地改革;(3)建立三长督护制,废除落后的部族宗主督护的政治制度;(4)实行户调式的租税制度,废除原来九品混通的税赋制度;(5)易风移俗,改鲜卑族服饰为汉服、鲜卑语为汉语,姓氏改属汉姓,并迁都城至洛阳,加入洛阳籍贯。上述主要内容是在第二次孝文帝主持的改革中实行的。北魏孝文帝的社会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,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封建化的一个标志和必然结果,它对发展北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、限制门阀士族和民族上层贵族对社会生活的破坏有重要意义。